(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edibleoffice)
「餐桌,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革命运动。
革命对象,既是盛宴,也是剩宴。澎湃丰盛的流动飨宴,展示着看得见的资源与经济浪费,隐藏着看不见的贫富不均。
我们需要一场新『良食』运动。」──《行动绿生活:新良食运动》。
2013年,《天下杂誌》研究发现,全台一天可产生4万桶厨余,厨余桶的高度竟可堆出70栋台北101大楼!今年五月出版的《行动绿生活:新良食运动》一书便以此研究揭开序幕,点出喜宴与企业社交场合往往丢弃了一半以上的食物,而「外食多、价格便宜、不习惯打包」则是国人浪费食物的三大主因。若要改善浪费陋习,奉行「吃在地、选在季」的新饮食活动,将会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「思前‧食后‧厉行节约」(Think. Eat. Save.)是今年「世界环境日」(World Environment Day)的主题,即推动反食物浪费和食品损失。
至16日,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》,并将6月5日订为「世界环境日」(World Environment Day)。自1974年开始,联合国会根据该年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,确定一个宣传的主题,各成员国也会在6月5日这天以各种形式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。
百年千书,陪你阅读经典好书。
相关阅读: